一、编制《规划》的背景
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将广西全部划为适度发展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将河池全部划为保护发展区,重点是“要支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加强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推动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农民增收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河池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了《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21-2030年)》编制工作。
二、《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
1.前言
2.发展基础
3.发展思路
4.区域布局
5.重点任务
6.重大工程
7.保障措施
三、《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河池市划分为东北部综合发展区(包括金城江、宜州、环江、罗城和南丹5个县区)、西北部生态保育区(包括天峨、东兰、巴马、凤山4个县)和南部复合发展区(包括都安和大化2个县)。其中,东北部综合发展区以保护和开发并重,综合发展粮食、桑蚕、用材林、经济林以及文化生态旅游等产业。西北部生态保育区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大力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特色产业,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涵养保育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南部复合发展区以生态为主、农林牧渔的复合发展模式,提高生态服务能力,打造广西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功能区、亚热带农业布局区和绿色经济发展区。
到2025年,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具有河池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力争到2030年,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四、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了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6个重点任务,分别是:
1.筑牢发展基础,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3.高效合理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4.加强环境治理,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5.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
6.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农业新业态。
五、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将重点抓好哪些工程?
《规划》提出重点抓好六类工程:
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项目、农膜和农药包装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等。
包括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水域生态修复项目、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项目、农用地安全利用项目等。
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节水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农业资源监测与保护项目、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项目等。
包括乡村绿化美化提升项目、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包括绿色种养项目、绿色加工项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农业品牌培育提升项目等。
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山区特色生态农业示范项目等。
六、《河池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落实主体责任机制,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严格实施现行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高效运行的执法机制。
加强科技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促进成果推广转化。
推进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目标责任追究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建立跨市区域联动机制。
加强督导推进实施,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