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推动河池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三农”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全域旅游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了《河池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
《规划》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
前言
发展基础
总体要求
规划布局
主要任务
重点工程
保障措施
附表
发展思路
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创新三大融合,培育四大品牌,实施五大工程”的发展思路,将河池市打造成为国际长寿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石漠化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先行区和休闲农业新业态汇集地。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模化、功能多元化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产品,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新格局,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游憩需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基本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农民得利”的“河池样板”。
《规划》提出了河池市休闲农业发展的5项主要任务:
提升产业档次,促进产业纵深发展
创新产业融合,拓展休闲农业体系
挖掘地方特色,培育壮大四大品牌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乡村资源保护
延伸产业功能,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规划》提出重点抓好五类工程:
包括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餐饮住宿购物服务等项目。
包括农业园区升级转型、智慧休闲农业园区等项目。
包括民族村寨和传统村落、现代特色旅游乡村等项目。
包括特色主题精品休闲农业线路、区内外双向融通精品线路等项目。
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
《规划》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
加强政府多个行政部门对休闲农业的齐抓共推等。
鼓励投资河池休闲农业产业等。
落实信贷支持政策,创新信贷服务方式,突破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瓶颈等。
将休闲农业纳入河池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编入河池旅游地图和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休闲农业政策措施、新进展新成效、好做法好经验,举办形式多样的发布推介活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等。
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推进规划的实施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