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玉米草地贪夜蛾以及水稻的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进入高发期,东兰县植保站专家深知关乎全县粮食丰收大局,纷纷奔赴田间地头,针对当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病虫害威胁,展开了一场病虫争夺战的专项调查行动。
据长乐镇长乐村群众反映,连片的玉米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长势不妙。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黄凯华得知后,深入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叶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形状不规则的孔洞,部分新叶呈现出被啃食后的透明网状,这是玉米草地贪夜蛾肆虐后的典型迹象。并记录下发病田块的位置、面积、病情程度等详细信息,同时向农户耐心讲解:“老乡,您别太着急,咱发现得还算及时。这几天得抓紧时间喷药,我给您推荐几种高效低毒的药剂,按比例配好,均匀喷洒,控制住病菌蔓延没问题。”
东兰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黄凯华实地调查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与此同时,在兰木乡定桃村的水稻田里,同样是一番紧张忙碌的景象。稻飞虱和二化螟如同隐匿的“杀手”,威胁着水稻的健康。专家们到场把脉问诊,发现一些稻茎基部已经出现了发黄、腐烂的症状,这是二化螟幼虫蛀食茎秆后的恶果。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极易引发倒伏;二化螟则直接破坏水稻的“骨架”,阻断养分运输,造成枯心苗、白穗,使水稻大幅减产。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韦建东眉头紧锁,俯身查看受灾稻株后,向周围农户讲解道:“乡亲们,这稻飞虱和二化螟现在正值猖獗期,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咱们得勤下田查看,发现害虫迹象就要及时防治,防治得早,损失才能小。”
东兰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韦建东现场收集水稻病虫害数据
为全面掌握病虫害态势,县植保站此次调查行动涵盖了全县14个乡镇,累计出动技术人员50多人次,深入田间面积达2000多亩。他们每天迎着晨曦出发,顶着烈日或冒雨作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害虫的角落,详细记录每一处病虫害发生的田块位置、受害面积、虫口密度、病情指数等关键数据,获取了详实且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数据将为后续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治方案提供有力支撑。他们绘制病虫害发生区域分布图,以便从宏观层面分析病虫害的扩散趋势,并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情报。
这场深入田间的病虫害调查行动,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专家们用专业、担当与汗水,为全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也为广大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更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