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预算法》和项目预算绩效考评要求,2020年1月15日,河池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组织了自评工作组,对“十大百万”产业“三特”水果发展经费项目开展了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河池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原河池市水果生产办公室)隶属于河池市农业农村局,编制7人,现在职人员有6名。财务由主管局统一管理,财务收支资产明晰,站内制定有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责任制等,内部分工明确,管理完善,干部工作作风严谨,无不良记录。
二、项目预期绩效目标
(一)项目实施时间
2019年1月-2019年12月。
(二)项目建设目标
——创建市级“三特”水果示范基地1个;
——实现水果面积98万亩、新种“三特”水果10万亩、水果产量46万吨、水果产值15亿元;
——进一步打造打响河池特色水果品牌:天峨龙滩珍珠李、南丹红阳猕猴桃、环江红心香柚、罗城山野葡萄;
——果农增收450元/亩。
三、项目人员职责分工
姓 名 |
性别 |
从事专业 |
工作单位 |
人员分工 |
韦家宏 |
男 |
水果生产技术 |
河池市水果站 |
项目负责人 |
黄宏业 |
男 |
水果生产技术 |
河池市水果站 |
技术指导 |
周 莉 |
女 |
水果生产技术 |
河池市水果站 |
项目管理 |
崔 芳 |
男 |
水果生产技术 |
河池市水果站 |
材料收集 |
四、项目投入资金情况
本项目财政补助经费10万元。
五、项目目标实现情况
截止12月底,全市水果面积预计达98万亩,水果产量预计69.06万吨,同比增长67%,完成自治区绩效考评任务44万吨的156.95%,水果产值预计20亿元,同比增长54.9%;河池市新种水果面积为7.92万亩,其中:李1.83万亩、桃0.29万亩、柚0.46万亩、葡萄0.16万亩、猕猴桃0.10万亩、火龙果0.12万亩、百香果1.49万亩、柑桔3.0万亩、其他水果0.43万亩等;新创建县、乡两级“三特”水果示范基地25个,新创建县、乡两级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25个。
同时, 重点抓好市级负责推进的天峨县精品“三特”水果(珍珠李)产业田园综合体示范区项目、巴马百灵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六水七星高山红柚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其中,天峨县精品“三特”水果(珍珠李)产业田园综合体示范区项目:1.完成农旅融合体验园、白虎山观景台、游客中心停车场建设,田园综合体完成规划设计;2.完成电商交易中心装修,准备拆除外架。2019年整个项目投资任务55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巴马百灵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1.示范区已完成特色水果种植3000亩;2.完成园区主生产道路硬化4公里;3.完成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500亩;4.完成病虫害无害化防控示范500亩,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500亩;5.实施土壤改良工作,投入有机肥700吨;6.建成产品冻库、产业文化展示室等基础设施;7.完善了导向牌,建设了休闲凉亭等休闲体验设施;8.巴马瑶族自治县百灵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已获得自治区级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认定(桂政发〔2019〕41号)。示范区共计投入资金1512.61万元,完成年度投资率126.05%。大化瑶族自治县六水七星高山红柚核心示范区:1.完成示范区灌溉项目主管网和配水工程建设,210万元;示范区道路和停车场工程建设,125万元;700亩油茶覆盖透水生态棉项目,52万元;2.完成种植油茶1000亩,230万元,1200亩红心蜜柚除草、施肥72万元;3.完成示范区冷藏库建设200万;4.完成林业生态文化展示园、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室、简易停车场、休闲步道设计,210万元。示范区各项建设总投资达1099万元,完成率100.09%。
六、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提早谋划,明确工作责任。按照2019年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水果总站的业务工作指导任务要求,全市水果生产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以抓特色、抓示范、抓培训为工作重点,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区)水果部门,做到目标责任明确,并实行月报工作制度,逐月跟进推动工作落实,强化督查问效。
二是强力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水果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依托“十大百万”专家团队,精心指导各县(区)创建县、乡两级“三特”水果示范基地。2019年,全市新创建县、乡两级示范基地25个,新创建县、乡两级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25个。县、乡两级示范基地的建设辐射带动全市面上“三特”水果标准化生产,成为我市“三特”水果产业发展的“样板区”、“引领区”。另外,截至2019年12月底,以水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共247个,其中自治区级8个(含柚类)、县级13个、乡级44个、村级182个。各级示范园区的创建和提升完善果园水利设施,夯实水果产业发展基础。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了河池水果产业化水平,成为我市“三特”水果产业发展的样板区、引领区,促进水果业增产,激发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加强农技培训,确保产业技术发展。2019年来,河池市在市级层面举办了4期柑桔类水果技术培训班。其中,3月21日在广西畅枫果业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河池市2019年水果产销暨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会,培训人员122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桂元就“抓好当前我市水果销售、管理技术、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确保水果生产沿着‘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高效益’的健康路子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同时,我局邀请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刘丽辉博士开展有关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讲座。9月12日在都安县举办河池市2019年柑桔黄龙病暨水果生产中后期管理技术培训班。另外,2019年11月7日和11月20日,依托“十大百万”专家团队,在罗城县举办2期柑桔冬季管理技术培训班,对全市柑桔种植大户等进行针对性产销对接、打造品牌、技术培训指导等,助推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截止2019年12月底,今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会265期,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12899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9632份。
四是强化引领,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依托全市1000多家以水果种植为主业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水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趋势逐步加快。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统一指导和组织下,水果产、供、销及采后处理等环节能力水平明显提高,水果品质及采后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水果产业链得到逐步延伸完善。
五是积极应对,有效防控水果重大疫病。年初,全市召开果树重大疫病防控会议,下发相关果树重大疫病防控策略等相关文件和宣传资料。加强与科研院校、自治区水果产业创新团队技术合作,密切监测柑桔黄龙病、龙滩珍珠李枯死病(炭疽病)、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生及发展情况,多次与技术专家团队商讨防控方案,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全市水果没有发生大面积重大疫病扩散蔓延,取得较好的防控成效。
六是实地调研走访核实,做到应统尽统。2019年10月份以来,河池市政府多次组织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池调查队三个部门召开协调会,并责成三个部门密切配合,联合组成工作组、调研组,多次到金城江区、宜州区、环江县、罗城县等县(区)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水果生产实际情况,指导县、乡、村统计员做到应统尽统。
七、项目实施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9年,虽然在全市各级水果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市“三特”水果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是群众经济实力差,技术力量薄弱,发展水果产业后劲不足;二是果园缺乏长期投入,低产果园面积较大;三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滞后,无病健康苗木缺口大;四是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偏低,水果采后处理及预冷保鲜水平滞后;五是水果重大疫病威胁产业健康发展;六是异常天气多发,果园基础设施薄弱,应对能力不足;七是水果市场信息复杂多变,营销能力不强,水果销售压力大。八是目前市政府未将柑桔等品种列入“三特水果”品种范畴,给各县区完成2019年新种水果任务带来巨大的压力。
2020年,全市(县、区)水果部门继续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十三五”期间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的决策部署,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推动“三特”水果产业增量提质发展为核心,着力抓好精品“三特”水果示范区和县乡两级三特水果示范基地建设,巩固和扩大我市优势水果品牌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加快补齐“三特”产业发展短板,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创新举措,精准发力,不断做强做大做优我市特色水果产业。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月20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