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信息

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大动物防疫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1-10-11 09:35     来源: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项目名称  重大动物防疫专项经费  

项目单位  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部门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评价类型  事前评价□  事中评价□    事后评价√

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

评价机构:部门(单位)评价组





部门(单位)名称(盖章):

2021年9月 20 日

河池市财政局(制)






一、项  目  基  本  概  况

项目负责人

韦建华

联系电话

2298346

地  址

金城江区南新西路78号

邮编

547000

项目起止时间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计划安排资金(万元)

24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24

其中:中央财政


其中:中央财政


自治区财政


自治区财政


市县财政

24

市县财政

24

其它


其它


实际支出(万元)

30

二、项目支出明细

支出内容

计划支出数(万元)

实际支出数(万元)

(经济科目)

办公费

0.5

0.31

印刷费

0.5

0.31

水费

0.5

1.24

电费

1.5

0.07

邮电费

0

1.2

差旅费

5

5.59

维修(护)费

0.5

0.27

会议费

1

1.6

培训费

0

2.23

公务接待费

1

0.47

专用材料费

12

9.43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0

0.03

其他交通费用

1

0.75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0.5

0.5

支出合计

24

24

三、项目绩效情况


预  期(或调整后)

实  际

项目绩效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良好

良好


综合得分

100

自评等次

100

四、评价人员

姓名

职称/职务

单  位

签字

韦庄备

副局长

市农业农村局

韦庄备

韦建华

主任

市疫控中心

韦建华

谢婷

副主任

市疫控中心

谢婷

韦兴昌

副主任

市疫控中心

韦兴昌

刘杰标

高级兽医师

市疫控中心

刘杰标

填报人(签字):  韦瑛


2021年 9月 20日

评价组组长(签字):韦建华


2021年 9 月 20日

中介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年  月  日












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大动物防疫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新预算法》和项目预算绩效考评要求,2021年8月28日,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自评工作组,并邀请河池市农业农村局韦庄备副局长参与自评工作组,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项目开展了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7月成立,为市农业农村局所属的相当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的检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工作。

我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9名,现有在职干部16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15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开展全市重大动物防疫所需要的技术力量。现有的兽医实验室设备配套齐全,能满足动物疫病监测的需要,因此,完全有能力完成重大动物防疫项目。

(二)项目实施依据、申报可行性、必要性及其论证过程

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动物疫病,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及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能够全面掌握和分析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状况、病原分布和发生流行规律,评估免疫效果,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指导各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发布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实施重大动物防疫项目,完成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0%以上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确保全市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流行事件,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项目基本用途、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精神,市本级财政安排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24万元,主要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集中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等工作支出。

二、项目预期绩效目标

(一)项目绩效总目标

通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包括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免疫抗体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技术培训等,全面掌握和分析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状况、病原分别和发生流行规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科学进行风险评估,发布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成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二)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及免疫抗体的监测,全面掌握和分析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免疫状况、病原分布和发生流行规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指导各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发布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确保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自评工作情况

(一)落实自评工作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评价工作

2021年6月22日,成立《重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自评工作,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及职责如下:

1.工作组成员

组  长:韦庄备

副组长:韦建华

成  员:谢婷、韦兴昌、刘杰标

办公室设在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工作职责

(1)组长职责:审批绩效自评方案,监督、检查、核实绩效自评结果;

(2)副组长职责:审核修改拟定的绩效自评方案,并提交考评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监督、部署、确认绩效自评过程及反馈意见的处理。

(3)小组成员职责:起草和修改绩效考评方案报自评领导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实施执行绩效自评方案;牵头组织并实施年度绩效自评,根据组长、副组长指示,对考评结果进行复核,完成绩效自核工作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2021年6月29日,考评工作组按照项目批复文件、合同条款、项目设计概算等,开展自评检查工作,对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核实资金拨付情况等。

(二)按评价要求和项目特点选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按照评价要求和项目特点,绩效评价工作组对项目的评价依照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5个步骤进行:

1.投入

2020年《重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项目资金24万元,均为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资金24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的用途完全相符。

2.过程

一是组织开展全市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畜禽免疫全覆盖;二是按时按量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科学评估免疫效果;三是开展人畜共患病监测,严防疫情发生;四是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发布预警预报;五是注重防控技术培训,举办各类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全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实施免疫、开展监测、进行调查、举办培训,促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方案,及时查缺补漏,认真抓好整改,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3.产出

2020年春秋两防期间,全市免疫畜禽1953.86万头(只、羽),各项重大动物疫病病种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全市全年开展血清学监测32340份,各类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0%以上;开展病原学监测8946份,全部显示阴性;开展布鲁氏菌病、炭疽病、马传贫、马鼻疽等人畜共患病监测,发现阳性病畜及时采取扑杀灭源措施,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举办各类防控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377人次。

2020年,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及市级主管下达的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各项指标合格。根据自治区组织的春、秋两防验收抽查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均达100%,其中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0%以上,完成了年度重大动物疫病绩效考核目标。

4.效果

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实施免疫、开展疫病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等,切实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科学进行风险评估,发布预警预报,有防止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技能培训,强化防疫队伍建设,确保动物疫病持续稳定控制,经受住了区内外动物疫情形势的考验,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受益群众满意度。

5.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评分细则

分值

备注

财务

指标

资金

安排

资金

到位率

资金到位率ⅹ=当年实际拨付金额/当年计划投入资金:95%以上得10分;90%-94%得8分;80%-89%得6分;70%-79%得4分;70%以下0分。

10

10

资金

使用率

资金使用率ⅹ=实际支出/实际到位资金:95%以上得10分;90%-94%得9分;80%-89%得8分;70%-79%得7分;70%以下0分。

10

10

支出的相符性

若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或国家政策规定、合同规定)的用途完全相符,得10分,发现有不相符的支出本项计0分。

10

10

业务

指标

产出

指标

产出数量

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应免畜禽群体平均免疫密度:100%得15分;95%-99%得10分;90%-94%得5分;90%以下0分。

15

15

产出质量

春、秋两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70%以上得15分;65%-69%得10分;60%-64%得5分;60%以下0分。

15

15

产出时效

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下达监测任务的,得5分,否则0分;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得5分,否则0分。

10

10

效益

指标

社会效益

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受益人全市覆盖率;100%得10分;95%-99%得8分;90%-94%得6分;80%-89%得4分;70%-79%得2分;70%以下0分。

10

10

可持续影响

年度内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得10分,否则得0分。

10

10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受益群众满意度:95%以上得10分;90%-94%得8分;85%-89%得6分;80%-84%得4分;75%-79%得2分;75%以下得0分。

10

10

总分

100

100

综合得分:100分  自评等级:优秀

本项目自评分为10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等级,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三)现场勘查,检查、核实项目有关数据资料情况。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项目于2019年12月立项,2020年1月开始实施项目,到2020年12月31日全部完成各项项目年度考核指标。

1.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春秋两防期间,全市家禽已免疫禽流感1714.43万羽,免疫新城疫1414.90万羽;生猪已免疫猪口蹄疫92.74万头,猪瘟82.36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9.85头;牛已免疫口蹄疫45.93万头;羊已免疫口蹄疫100.76万只,小反刍兽疫74.55万只,各项重大动物疫病病种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

2.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全市全年共开展血清学监测32340份,其中:口蹄疫7025份,抗体合格率为89.14%;猪瘟3362份,抗体合格率为94.50%;猪蓝耳病640份,抗体合格率为70.31%;小反刍兽疫2444份,抗体合格率为91.57%;禽流感11329份,抗体合格率为92.99%;抗体鸡新城疫7540份,合格率为93.77%。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率均达到70%以上。全年开展病原学监测8946份,其中:口蹄疫728份,猪瘟608份,蓝耳病608份,非洲猪瘟5122份,小反刍兽疫650份,禽流感810份,鸡新城疫420份,以上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3.开展人畜共患病监测。一是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对规模牛场、羊场进行了布病排查监测工作,共排查养殖场531个,采集、监测牛羊血清样品21418份,阳性病畜按规定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二是开展牛结核病监测。用GB/T 18645-2002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反应试验方法对867头牛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是开展炭疽监测。采集外环境样品300份(土样150份,水样150份)进行炭疽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四是开展马传贫、马鼻疽监测。共监测马鼻疽200份,采集马血清300份送自治区进行马传贫检测。五是开展狂犬病监测。采集犬脑100份,犬血清100份进行犬带毒调查及狂犬病免疫抗体监测。

4.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一是开展猪群疫病流行动态调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猪群疫病流行动态调查,每次调查6个猪场,采集、监测血清120份。年底前已完成对11个县(市、区)的调查工作,采集、监测血清样品480份,并按要求上报检测结果和调查表。二是开展牛羊疫病情况调查。对辖区内5个羊场进行疫病调查,并采集、监测羊血清100份。

5.开展防控技术培训班。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基层兽医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县级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我中心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今年以来,分别在河池市、环江县、都安县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377人次,不断提高全市动物疫病防控队伍的整体水平。

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0%以上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2020年1-12月,全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养殖户增收。

四、绩效实现情况

(一)重大动物防疫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的用途相符,没有调整支出情况。

(二)重大动物防疫项目本年度预期投入24万工作经费,由河池市本级财政在2020年分4个季度下达,实际投入24万,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度,主管局通过国库授权、直接支付的方式执行经费,实际总支出24万,财政预算完成率为100%。

(三)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完毕,经费执行也相应完成,实际支出为24万元。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无截留、挤占、挪用现象。

(四)该项目具体实施由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中心没有独立财务,资金由河池市主管局河池市农业农村局统一管理,河池市农业农村局根据《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财政专项涉农(惠农)资金进度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严格按照预算安排的项目内容及相应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组织项目实施和会计核算,做到按照项目及政府采购合同执行进度情况办理资金支付手续,没有未经批准自行改变项目内容及扩大使用范围。

(五)重大动物防疫项目如期完成了年度绩效目标,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超过绩效预定目标70%以上的要求。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项目存在问题

1.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级动物防疫冷链设施不足,部分县(区)、乡(镇)站冷链设施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村一级基本未有冷链设备,各级兽医实验室设备不足,检测能力有限。

2.散养户免疫存在一定难度。由于我市畜禽养殖主要以散养为主,分布在千家万户,饲养管理方式落后,养殖者自觉防疫意识淡漠,加上防疫力量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散养户免疫存在一定难度。

3.村级防治员队伍不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工作量多,农户分散,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的报酬太低,劳动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力不相适应,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年轻人不愿意投入这项工作,基层防疫后备力量薄弱,存在后继无人的现象。

(二)意见和建议

1.建议加大对市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提高监测能力。

2.建议加强对农村散养方式的研究,落实散养方式向养殖场、养殖大户的转变。提高畜禽养殖的门槛,通过采取经济补偿的办法适时减少畜禽分散饲养,以保证防疫密度和效果。

3.建议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选择条件、聘用程序、考核办法、工作待遇等内容,确保做到按需选用,聘用上岗,签订合同,保障待遇,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提高村级防疫人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意外伤害险等社会性保险,解决村防疫员的后顾之忧,吸引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来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六、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本中心疫苗配套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总分100分,优秀等级,已完成年度绩效目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